联系电话:13953605026

新闻中心

苎麻纱在夏季服饰中的吸湿速干方面的研究 亚麻棉竹节纱 苎麻再生棉纱

苎麻本身具备优异的吸湿透气基因,但其原生纱线存在刚性强、吸湿后易贴肤等问题,限制了夏季服饰的穿着体验。通过针对性的工艺优化与技术改良,苎麻纱的吸湿速干性能得到开发,成为夏季服饰的理想原料。

 

一、原料预处理与纺纱工艺的性能赋能

 

原料筛选是性能开发的基础,优先选用纤维长度在80mm以上、含胶率低于18%的苎麻,经脱胶处理后保留纤维素主体,减少杂质对吸湿通道的阻碍。纺纱环节采用“低捻度+赛络纺”工艺,将捻系数从传统的400降低至320-350,构建疏松多孔的内部结构,为水分传导提供空间。某企业通过该工艺改造,使苎麻纱的毛细管效应提升40%,吸湿速率从0.3g/min增至0.5g/min。混纺改性进一步优化吸湿速干平衡。将苎麻与15%-20%的天丝或莫代尔纤维混纺,利用两种纤维的吸湿差异形成“湿度梯度”,加速水分从皮肤向面料表面迁移;与5%-10%的涤纶短纤混纺,则可增强纱线结构稳定性。测试显示,21S苎麻/天丝(85/15)混纺纱的吸湿率达12%,干燥速率较纯苎麻纱提升25%。

 

二、织造与后整理的功能强化

 

织造工艺聚焦“透气结构设计”,夏季服饰多采用平纹或麻纱组织,加大经玮纱间的空隙率,使面料透气量达800L/(m²·s)以上。在针织领域,采用大提花与镂空工艺,进一步增强面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,加速水分蒸发。后整理技术是性能升级的关键。采用生物酶抛光处理,去除纱线表面的刚性短纤,使面料触感柔软,同时打开纤维表面的微孔通道;施加纳米二氧化硅整理剂,在纤维表面形成“亲水-疏水”微结构,既提升吸湿能力,又加速水分扩散。经处理后的苎麻面料,吸湿速干性能达GB/T 21655.1标准的一级水平,水洗20次后仍能保持85%以上的初始性能。

 

开发后的苎麻纱已广泛应用于夏季衬衫、连衣裙、T恤等服饰。其能快速吸收体表汗液并排出,使皮肤表面湿度维持在40%以下,有效缓解闷热黏腻感。随着工艺的持续优化,苎麻纱在高端夏季服饰领域的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。 

3196d04e3553c052e841edbd9d501ccc.jpg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