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铜氨棉纱的纺纱工艺是什么?
铜氨棉纱的纺纱工艺核心是将铜氨纤维与棉纤维混纺,兼顾两种纤维特性,主要分为纤维预处理、混纺成纱、后处理三大阶段,关键步骤如下:
1. 纤维预处理:
铜氨纤维:因本身细腻柔软但湿强低,需先进行“调湿”处理,控制纤维含水率(通常12%-15%),避免纺纱时断裂;同时去除短纤(长度<25mm),保证纤维均匀度。
棉纤维:常规清棉、梳棉,去除棉结、杂质,制成棉条,为后续混纺做准备。
2. 混纺成纱阶段:
并条:按设计比例(如50%铜氨+50%棉)将铜氨纤维条与棉条混合,经2-3道并条机反复牵伸、合并,使两种纤维充分均匀交织,形成“混纺熟条”。
粗纱:将混纺熟条通过粗纱机拉细、加捻,制成粗纱,提升纤维抱合力,防止后续断纱。
细纱:粗纱经细纱机进一步牵伸至目标支数(多为30S-60S,高支纱更显细腻),同时加捻定型,形成铜氨棉纱线,支数越高,纱线越细、手感越柔。
3. 后处理阶段:
络筒:去除纱线中的疵点(如毛羽、粗节),将纱线卷绕成便于后续使用的筒子纱。
蒸纱:通过低温蒸纱(60-80℃)消除纱线内应力,提升纱线的尺寸稳定性,避免制成面料后缩水变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