潍坊七棉纺纱有限公司
联系人:王经理
咨询热线:
13953605026
建议反馈:13953605026@163.com
地 址:山东省潍坊市坊子经济开发区
腈纶发热纱的发热机制主要依赖其材料特性和技术处理,具体原理可分为以下四类:
1. 吸湿发热
腈纶纤维通过亲水基团吸收人体或环境中的水蒸气,水分子液化时释放热量(水合热)。其吸湿性能与回潮率相关,普通腈纶吸湿发热效果较弱,但通过改性(如添加陶瓷微粒或与其他高回潮率纤维混纺)可显著提升发热能力。例如,超细旦腈纶与莫代尔混纺时,30分钟内平均升温可达3.6℃。
2. 远红外蓄热
部分腈纶纱通过添加陶瓷粉体(如氧化锆、碳化锆)或石墨烯,吸收人体散发的远红外线并反射回热能,形成保温层。例如日本“色拉姆纤维”即在腈纶中嵌入陶瓷微粒,使服装内部温度提升3~7℃。
3. 光能转换
特殊改性的腈纶(如Thermocatch纤维)含有半导体粒子,可吸收可见光或近红外线并转化为热能。在光照条件下,这类纤维混纺纱(含量≥10%)可使温度升高2~10℃。
4. 相变调温
通过嵌入热敏相变材料(如石蜡微胶囊),腈纶纤维能在温度变化时吸热或放热,实现双向温控。但这类技术调温范围较窄,多与其他发热方式结合使用。
技术优化方向
混纺设计:与羊毛、粘胶等高回潮率纤维混纺,增强吸湿性。
结构调控:利用腈纶的热收缩性制造膨体纱,提升蓬松度和保暖性。
腈纶发热纱的自动调节特性使其能根据环境温度动态平衡发热量,避免过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