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气流纺粘胶纱的节能生产方案:减少能耗30%的实践案例 涡流纺粘胶纱 赛络纺粘胶纱
在纺织行业“双碳”目标与成本压力双重驱动下,气流纺粘胶纱生产的节能改造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突破口。某大型纺织企业针对气流纺车间能耗偏高问题,通过设备升级、工艺优化与智能管控的三维方案,实现单位产量能耗降低30%的显著成效,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。
设备迭代:核心耗能单元的能效升级
气流纺机与风机是车间主要能耗源,企业优先对核心设备进行改造。将传统JWF1604型气流纺机升级为JWF1618型节能款,其采用新型变频电机与优化的纺杯结构,纺杯转速在保持15000r/min的前提下,单位功率消耗从4.2kW/锭降至2.8kW/锭,单台设备能耗下降33%。同时,替换车间老旧离心风机为永磁同步变频风机,结合管道气流压力传感器实现按需供风,风机系统总能耗降低40%。此外,对车间空调系统进行改造,采用蒸发冷却与热泵结合的复合温控技术,替代传统电制冷模式,空调能耗减少25%。
工艺优化:全流程的能耗管控
在原料预处理环节,企业调整开清棉工艺参数,将原棉含水率控制在12%-13%的范围,避免因水分过高增加梳理与纺纱能耗,此环节能耗下降18%。纺纱工艺上,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牵伸倍数与捻系数,在保证30S气流纺粘胶纱断裂强度达2.5cN/dtex的前提下,将牵伸倍数从45倍调整为38倍,纺机运行负荷降低15%。同时,推行“集中生产、错峰用电”模式,将高能耗的纺纱工序安排在电价低谷时段,结合夜间设备低负荷保温运行,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。
智能管控:数据驱动的能耗精细化管理
企业搭建车间能源管理系统,通过在纺机、风机、空调等设备上安装智能电表与传感器,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并生成分析报表,以此定位“高能耗设备”与“低效生产时段”。系统设置能耗预警阈值,当单锭能耗超出基准值5%时自动报警,运维人员可及时排查设备故障或工艺偏差。通过数据追溯发现,某班组因设备清洁不及时导致能耗偏高,经制定每日清洁规程后,该班组能耗下降8%。